第(1/3)页 朱晓松带着一百多个青壮轻轻的走,正如他轻轻的来。挥一挥手,带走了几箱子金银,顺便还留下了一首诗。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朱晓松亲笔所题的这首诗,应该能让泉林寺的门票比其他寺庙贵上两块钱。 但是很可惜,朱晓松有胆子写下这么首诗,泉林寺的悟智住持却应该是没有胆子留下的。 朱晓松对此也不以为意,对于朱晓松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赶紧去一趟泉林行宫。 什么工匠钱财之类的都无所谓,主要是喜欢泉林行宫的美景。 等朱晓松带着一众青壮赶到泉林行宫的外围树林时,却发现泉林行宫的外围已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隐隐约约能看到有许多太监宫女在不停穿梭往来。 朱老三道:“大哥,这行宫莫不是得了什么风声?” 只是说完之后,朱老三又摇了摇头,自问自答的说道:“那也不对啊,要是行宫这边儿得了什么风声,那咱们在泗水县杀官分粮到现在都这么长时间了,怎么就没见官兵出动围剿?” 朱晓松呵的笑了一声,说道:“得了风声有所戒备是正常的,没戒备才不正常。” “官场上有句话叫做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泉林行宫的驻军又没有剿匪平叛之责,他们只是在这里替钱聋老狗看家护院,至于行宫之外,就算是得闹天翻地覆,又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朱老三这才明白过来,忍不住摇头道:“要是人人都因为怕做错事便不做事,那还有做事的人么?以后咱玉皇山的人可不兴这样儿,大哥须得定个规矩才是。” 朱晓松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这个自然。还记得当初我是怎么跟你们说的么?咱们要让天下人都能吃得起饭,都能穿得起衣。要是咱们玉皇山的人都不敢勇于任事,那还谈何理想?” 说完后,朱晓松便招了招手,喊过刘二牛问道:“二牛,让你们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刘二牛伏低身子,答道:“都已经准备好了,兄弟们也都埋伏到了四周,现在就只等大当家的一声令下了。” 朱晓松嗯了一声,心中又暗自盘算一番后才吩咐道:“行动!” 刘二牛神色一禀,答道:“是!” 答完之后,刘二牛便伏低了身子向后跑去,玉皇山的一众青壮们也开始忙碌起来。 直到一众青壮们将一架用本杆和绳子捆成的简易投石机架好,刘二牛才从怀里掏出一个哨子,又等一个青壮向投石机后面的碗中放置了一颗手榴弹并且掏出火折子之后,刘二牛便用力的吹响了哨子。 如果是用来攻城的大型投石机,就算朱晓松知道原理,一时半会儿的也未必能弄到足够的材料,就算能出来也没办法将之带到山上。 但是想要制作这种用来抛射手榴弹且射程需要不需要太远的简易投石机,那可就容易的多了。 负责点火的青壮用火折子点燃了手榴弹的药捻,旁边另一个青壮则是用力砸动机括,然后这枚手榴弹就打着旋儿飞了出去。 再然后,朱晓松就眼睁睁的看着这枚手榴弹砸偏了——这原本是砸向几个行宫外围守军的,结果特么一个守军都没砸到,反而偏出去足有好几米的距离! 这已经不能说是偏离靶心了,这是根本就没找到靶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