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李石却很淡然,依旧不紧不慢吃着火锅。 “别看我,你们也吃啊,这肉煮的时间长了就不那么好吃了。” 上次买汉服,他试衣服的时候没给李诗意她们看,自己在换衣间看着觉得行,便买了。 有一说一,他的古装扮相确实挺不错的。 艾雅笑着问:“石哥,等我们到了皖南那边,是不是就每天都要穿汉服呢?” 李石点点头:“尽量吧,也不用一直穿。” 武秀云好奇,小声问艾雅:“你们在说什么?” 艾雅被这么一问,顿时有点不知道怎么跟她解释,感觉如果要说清楚,得说很久,便“简明扼要”地道:“就是我和石哥、诗意姐,过几天要到皖南那边去做一个汉服有关的写生。” 武秀云:“哦,为啥跑那么远。” 艾雅:“石哥说那个地方风景好,顺便去旅游。” 李石是挨着她俩坐的,而且听力好,她说话虽然声音小,但听得很清楚,不由笑了笑。 大家吃完夜宵,又玩了一阵,等到过了凌晨结束。 李石和艾雅一起送大家出小区。 顺带也收拾了垃圾,一起带到楼下。 到了小区门口,李诗意和徐薇先走了,王圆忽然想起李石以前对四合院有兴趣,说道:“我有同事他家里亲戚有套四合院要卖,石哥,你还要了解一下吗?” 李石对四合院没有执念,如今已经在京城城弄了个住所,暂时不打算再在这座城市置业了。 再置业,也是去别的地方。 “不了,你们路上注意安全。” 武秀云出来的一路都在纠结,等她姐和王圆上车后,她故意落在后面,忽然对李石道:“那个,有个不情之请……你之前写的那幅《兰亭序》,可不可以借给我欣赏几天。” 之所以纠结,倒不是因为认为李石的字有多值钱。 在她看来,不是那些大书法家写的字,都是没什么经济价值的。 像她们学校协会里的一位学长,师从名师,自幼得过各种书法比赛的名次,甚至入过国展,加入了中书协,说起来也算是年轻的书法家了。这热对外的润格号称是六百到一千元每尺,但他有一幅参赛作品被人68块钱挂在网上,两年了都没卖出去。 之所以纠结,更多的是难为情。 李石写的那篇《兰亭序》,她看着很喜欢。 但找他要来欣赏,却……让她有种课后故意找帅气的男同学借作业的既视感。 李石轻轻摇头:“不行。” 啊,不行? 武秀云看向这个一晚上已经偷瞄过很多次的男生,张嘴想问句为什么不行,但素来骄傲的她,话到嘴边,却问不出口。 算了,不行就算了。 李石并不知道她的内心戏,他解释道:“我练完字,就把那几张用过的纸拿到杂物间的碎纸机给碎了……这是我的习惯,写的不好的作品,不会留下来。” 原来是有这样,不是不愿意借给自己欣赏,是客观上没法借。 武秀云心里忽然就松开了许多。 不过那还写的不好? 她又忍不住盯着对方的眼睛:“你在凡尔赛吗?” 李石很平静:“没有,我这个人对艺术创作要求比较严格。” 回去的路上,武秀云单独坐在车后排,她越想越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忽然想:他不会是某个自己不没听说过的书法家吧? 中书协几万名会员,各地书协的会员更是不计其数,真正全国闻名的书法家是极少的。 她拿出手机,打开浏览器,开始用“李石”、“书法家”、“书协”、“南湖省”等关键词反复搜索。 “也没有啊。” …… 李石并不知道武秀云在网上搜索他的信息,知道了也不会觉得什么。 等所有客人都走了后,他看向旁边艾雅,问道:“回去,还是散散步?” 艾雅看了看没看没人,甚至连车都没有的街道,眨了眨长长的睫毛,俏声道:“要不走走?在这么安静的街道上散步肯定很有意思,而且这里还是京城!” 李石笑道:“行,那就走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