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授田-《宋鼎》


    第(3/3)页

    此言一出,厅中立刻议论纷纷,贾旭也不阻挠,就任凭人们议论。半晌之后,人群中的赵庆排众而出,走到案几之前,冲着贾旭行了个礼说道:“大人此举,老朽说实话十分钦佩。使一县之地的孩童人人入学,此等文教兴盛之事,我等读书之人,心向往之,必定尽心辅佐大人,以为此盛事贡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只是有一事老朽不懂,为何女童也要进入书院读书?”

    贾旭反问道:“为何女童不能进入书院读书?”

    “这……”赵庆一时语塞,支支吾吾半天说道:“女子又不能参加科举、不能做官,读书有何用?”

    “官宦、富户家女子也大都读书,她们也不能参加科举,不能做官,那些官宦、富户们又为什么要教她们读书?”贾旭继续反问道。

    “那不过是陶冶情操罢了。”赵庆答道。

    贾旭又反问:“官宦、富户可以陶冶情操,我们普通老百姓就不可以陶冶情操?”他抬手止住还要说什么的赵庆,继续说道:“子曰:有教无类。这个‘类’,我觉得不仅包括高低贵贱之分,也包括男女之分。读书使人明理,使人晓荣辱、知进退。不仅男子要明理,女子也要明理。人人都明理,方可称大治。”

    他最后笑道:“这个问题不辩了,我们说下一个。”

    第六,设医护卫生营。招募健妇五十名,月俸一贯,授上田十亩,由家属实领。

    听到这里,赵庆的脖子又梗了起来。“我虽不知这医护卫生营是要做何事,但是招募女子出来做事,整日招摇于街头巷尾、市井之间,成何体统?”

    可后面的人群中却有不同意他的意见。“都是穷古人家,又不是什么大家闺秀,谁家的婆娘不做些织布、缝补、浣洗之类的活计补贴家用?有田的还要下地干活哩。这又有月俸,又授田的。老赵家的你不喜欢,叫自家婆娘不要应募就好了,休要拦着他人来做这好营生!”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哄笑声。赵庆憋得满脸通红,也不好意思再站在最前面,低着头回到了人群里,嘴里不住的念叨着“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贾旭抬起手喊大家肃静,然后说出了今晚的最后一条。

    “除刚才诸项应募者外,全县所有二十至五十九的壮丁、十八到四十九的健妇,含应募者家属在内,一律授田。标准是壮丁十亩上田、或十四亩中田、或十八亩下田,健妇五亩上田、或七亩中田、或九亩下田。六十岁以上男子、五十岁以上女子则授三亩中田或五亩下田以资养老之用。”

      


    第(3/3)页